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林慧珍你的工作到底是甚麼?答案是:Curator!


我是做甚麼的?我不只是作媒體的,我是Curator!
好久沒寫Blog了,決定動手寫,是想要讓認識我的人重新知道我在幹嘛,聽起來很奇怪!因為最近好多身邊的朋友不了解我到底是作甚麼的,是記者?以前是"做電視"的不是嗎?後來去報社,作甚麼?不是作報紙?怪了!現在回到新聞網站,但是,也不是在作新聞?!那到底是做甚麼?

因為我在新聞網站,可是,真正的工作不是在"作新聞",而是把content轉換成不同的型式放在不同的devicec或channel(這裡指的是大陸人說的"渠道"或管道)上,目前最主要的device是mobile和website,這對傳統中對於記者或是媒體人的認知,似乎不同,首先我不再稱我自己是"作新聞"的,我自稱我自己是作content的,content可能是photo.可能是text.也可能是video,更可能是以上三種的不同的排列組合,而且我更關心以上的content放在不同的social network會產生甚麼樣的回應?可不可能讓訊息可以結合LBS,更方便user使用?而且很可能不見得是news,而是information.

那怎麼稱呼我自己會比較恰當呢?我想這個英文單字可能會比較適合我--curator!根據現在很紅的網路創業育成者Mr.Jamie的解釋:
[Curator 是一個「經理人」、「看守者」,傳統上,他是「文化保存機構」的看門人,專長在篩選什麼作品該被保存,並且要解釋這些作品與文化間的關係。在網路時代,他負責篩選、整理、揉合資訊,提供給他的讀者們享用。]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挺適合形容我的,從周刊記者到電視台記者,再到新聞台主管,2008年我離開了電視台,進入了網路公司,重新去審視,發現過去認知的觀眾其實並非真正所謂的"大眾",網海中接觸到user其實更廣更多元,互動型式也不同,user不再只是單方面由media去餵養.

2009年很榮幸的有機會到聯合報新參與了籌備影音部.電視台的成立,看到數位匯流在一個傳統報社產生的衝擊,因為投身在把content放在website.IPTV.smart TV.ipad等通路上,也就實際的體會到,同一個content真的不可能直接移植到不同的media或device上,因為user使用的時地差距太大,太需要Curator去重新組合,並且一併思考這些content結合了SoLoMo後該是甚麼樣的呈現方式.

於是,最近如果有朋友問我:你是做甚麼的?我就會簡單的說:喔!我是PM(product manager).把紙本的.圖集的.影音的產品,重新去組合包裝成不同的產品,因為老闆要我負責mobile的相關規劃,目前除了一個app正在apple store送審中,另一個分眾的app已經進入製作了將近七成,這中間需要和行銷部.企劃部.新聞部一起去團隊合作,畢竟都是新的嘗試,怎麼樣是成功?到現在連NY Times等國外媒體也都在努力中.

自從作個Curator之後,關心的事物變得很多元,不再只是"新聞".
我在今年三月時,曾經應世新大學黃聿清教授的邀請,去客座了一堂課,放了以下這個短片"A day made glass".台下的大學生都覺得很茫然,不懂這個影片跟他們有甚麼關係?對我來說,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是太顯而易見了,接觸到information或是news的方式將會是無時無刻,而不是只是單純的報紙.雜誌.電視.網路,而且media將會不會是唯一給user content的,我們身處其中,是不是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表現的型式,甚至更多呢?

我尤其喜歡今年NAB的主題"The great content shift",道盡了科技.媒體必須關注的關鍵,我關心的事情已經不只是電視.報紙或網路,以至於有電視台的同業問我:你不想再"做電視"了喔?!我該怎麼回答呢?應該是說:我想要不只是作電視或報紙或網路!我想要做能適時適地給人們content的media媒體.

歡迎更多的朋友跟我交流,一起探索multuimmedia.我的email:linhcz95@gmail.com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站在微革命的浪上

       當你我還在沙灘邊開心戲水,以為是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孰不知革命的浪潮早已就在目光可及之處襲捲而來,問題是你我躲得過嗎?還是能靠著準備好的衝浪板一躍而上?

        2011年這一年要過完前,聽場網路論壇,這是出了校園以來,第一次聽到台上的講者罵台下包含我在內的聽眾,一場網路的論壇怎麼會搞到講者這麼激動?這位講者是段嘉瑞北京隨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他不開心同樣是在網路媒體圈內的同行,來聽這樣一場講者經歷豐富的論壇,台下的我們竟然如此之沒有反應,因為根據他往常在大陸類似的論壇當講者,台下反應熱烈,迫不急待的問問題,而且還會現場網路直播整場的論壇,隨後他馬上在台上自己解釋了一番,他認為這應該是兩岸文化和競爭氛圍使然,另一位大陸的講者賀欣浩《第三種人》雜誌總編輯也提到兩岸網路企業和從業者的差異化。
        二個人的論點,我自己歸結:
        一、大陸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是一邊磨刀一邊砍樹,也就是說戰術到哪戰略就到哪;台灣企業是磨好了刀才開始砍樹,非要想好戰略才會有戰術(只是市場變化這麼大,來得及嗎?)
        二、台灣人嚴謹,重視所謂的夢想,只要給夢想就願意為同一家企業賣命,忠誠度高,圈子也小,跳槽來跳槽去,其實環境和待遇都差不多;大陸市場大變化快,反應要很快,跳槽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上海和北京的薪資水平不少已經超過台北。
         三、從社群習慣來看,台灣人熱衷的Facebook,在於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往來;大陸紅火的微博,彼此不見得認識,不過,爭相成為傳播領袖,希望其他的人都能認同自己的觀點。
         2007年以來,我有好幾次幾乎就決定要去大陸工作,而且是大陸企業,我想去的原因,主要是清楚的知道市場是在大陸,充分感受到大陸企業和上班族全心全意向前(錢)衝的意志力展現,因此,自己也會有血脈噴張的感覺,可是,因為家庭因素,我選擇留在台灣,那個看到新科技的進步,可以為傳統媒體帶來的變化,可以有的新應用,我有好大的興奮感,只是在台灣這個市場,一如論壇中台下觀眾的反應-冷淡,少了可以一起拼博把idea做出來的衝勁,也許,同業默默的盤算著戰略,沒有人會把真正的感觸表現出來,除非戰術也準備好了,(希望不是反正市場就這麼點大,慢慢來一時三刻也死不了的心態,台灣人很有趣,對社會、政治總有假性急迫感,真的有想要改革甚麼嗎?從行動力來看,還真是一點都不急)。

        社群是我在這近一年來寫blog中,一直覺得是傳統媒體的機會也或者是翻轉點,因為社群是一個微革命!因為不用花錢買紙媒才能得到訊息,Facebook和微博都會有人幫忙傳送,到底這條新聞是那家媒體寫的?沒有人會認真的記得,而且只要你我每個人願意,一分鐘轉發個五六條新聞都不是問題,傳統媒體的價值在不用花錢的時代,變得薄弱,而且我就是媒體,李開復、大小S有話要說,不用倚靠傳媒,發在微博記者就會把內容變成新聞,更糟的是傳媒速食下,每天就看著批踢踢、youtube、微博做新聞就好,採訪都省了,新聞同業中有人開玩笑的說,跑新聞哪需要分甚麼社會線、生活線等採訪路線,只要分行車紀錄器線、youtube線就好。
        社群為傳媒帶來的微革命,幾乎沒有傳媒沒有自己經營微博或Facebook,因為最少二三成的流量都來自於分享!微革命讓曾經差點沒落的大陸『新週刊』,如今在微博擁有將近4百萬的粉絲,在ipad app ZAKER中是熱門推薦的訂閱媒體,影響力比新週刊在經營紙媒時還大,新週刊在微博經營自己的觀點,新週刊的執行總編封新城自己做了ㄧ個定義自媒體的真正含義是,我們講,不只是一個消息的問題,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只是看到一個簡單的對事物的描述,同時是對這個事件的看法,還有對人生的看法,我們活了一輩子,最重要的無非是積累了對于人生的看法,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新週刊讓自己翻過了浪頭創造了光輝歲月

        回頭看台灣的商業週刊,在財經週刊類中一直都是領先的地位,不過,在網路浪潮時,商業週刊並沒有成為出類拔萃的新聞網站,結果,我在1226商業週刊的FB粉絲專業上,看到商業週刊在向鄉民致敬中這麼寫:2011年是商業周刊數位化的里程碑,這年,我們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版,第一次告別了以往依賴紙本的官網時期,邁入獨立年代,在鄉民大力支持下,bwnet.com的台灣排名,從四百開外,一路向台灣百大逼進,一路上,我們看到對好文章不吝嗇的大力叫好,更聽到對鄉民對不同聲音的高聲批判,我們聽到了。
        社群媒體的時代,不是新聞網站抄抄別的媒體然後轉發到FB或是微博,也不是只是靠著辣妹半裸的照片去撈取粉絲數和點閱率,市場將會做出區隔及淘汰賽,沒有觀點的媒體,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站在微革命的浪上了。
        社群對我來說,只是微革命的ㄧ小部分,還有更多新應用將會翻轉原本的媒體及產業生態,過去電視、網路、紙媒的界限完全打破,並且跟EC電子商務將會密切的結合,廣告也不會每個媒體通通都下,將會是願意和廣告主做出新應用、新互動的才會獲取青睞,衝浪板你拿在手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