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革了自己的命!

  
  照片中的人不是Steve Jobs,他的話沒有被很多人流傳著,他是微軟的Myspace前CEO Michael Jones,最近我看到了他的ㄧ篇文章談起自己在當Myspace CEO期間學到的教訓:他提到user對一個網站的品牌記憶力遠比我們想像得久(不只是網站應該是很多產品都是如此),因此,一旦認定你是個甚麼樣的網站或品牌,很難去更新品牌印象,造成了改革的障礙;以及一個品牌網站全都由單一門戶讓網有去聯通,就算網站中其中一個頻道內容很強也有創新,卻會被整體網站在新舊網友間拉扯;另外,他也提到了員工慣性的殺傷力,更是改革的道路上一個大石頭;以上的三點,何嘗不是很多企業面臨到的問題?!企業在轉型和改革時,是對自己過去好不容易經營出來的品牌以及內部員工.文化進行極大的挑戰,甚至演變成幾乎是革了自己命一般的痛苦歷程。
  我在今年五月的時候,因為看到風起雲湧的smart phone和tablet風潮,寫了我們回不去了!談到使用者習慣的改變,因為Flipboard . Zite .Hitpad的風行,Yahoo和Google稱霸網路世界的ㄧ方之霸,當然也立刻急起直追,近期也開始推出Livestand,RSS新聞加上社群分享和自己喜歡的新聞類型加總篩選下,新聞的價值除了訊息以外還剩下什麼?深度報導以及新聞品牌是否還能夠持續存活?媒體在科技.社群的推擠下,也需要革命。
  身邊的朋友Golden經營購物網站多年,也寫了ㄧ個APP,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安裝使用,他完全開放,他把台灣幾大新聞網站用RSS的機制做出了結合即時.分享概念的社群APP,我很欣羨他有能力,而且可以說做就做,反而像我這樣在媒體或是在大企業中工作的人綁手綁腳,不能把想法立刻付諸實行,於是往往就在看到別人做出某樣產品的時候,只能默默的在私底下跟朋友說,上次我跟你說的就是.....。
  在台灣以代工為主的高科技業,紛紛因為原本代工的產業鏈一旦沒有趕上這波Apple或是HTC的共應鏈時,股價奇慘無比反映出轉型的困難,更是面臨裁員的困境,轉型不但是改革更是改自己的腦袋,整個企業從過去的認知得大翻轉,難怪會有人提出企業中需要有「創意偵察人」( idea scouts)和「創意連結者」(idea connectors),我猜想這些走上革命道路的企業中一定也有人早就發現外面的世界在改變,甚至向主管提出些許的建言,只是當錢還在入袋,趨勢沒有逼近眼前時,太少主管會真的留心這些微光。
  下筆至此,我其實只是要提醒我自己要常常革自己的命,不要被既有的經歷和慣性給綑綁了!不論是工作或是人生上。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面對他 接受他 處理他--跨媒體設計UX二三事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會遇到很"難用"的網站或是app?
  產品像是在考驗使用者的智慧,例如點擊網站上一個看似熟識的圖示,但是,很抱歉該圖示並不是你以為原本熟悉的功能,更可怕的是剛剛你所作的一切因為那個點擊,全部通通不見,讓人生氣又氣餒;又或者某些app埋藏了很多跟使用者的互動,只是圖示隱藏得太好,以至於巧思設計全沒被使用者發現,就這樣略過,發現這些巧妙的設計幾乎是對使用者的考試。
  自從ipad等tablet產品越來越多,觸控的使用,其實是要被學習的,而任何一樣產品學習都需要時間去累積,尤其過去點擊式的internet產品和觸控的tablet及smart phone,被使用者交錯使用,常會有錯覺,例如本人我,常會忍不住對著我的桌機的螢幕,用手指想要把看不清楚的字放大,發現自己作了這個蠢事之後,還忍不住對著PC螢幕偷笑。
  對於這樣的窘境,相關的產品設計者,開始幫使用者想想辦法了嗎?如果還沒有,真的要注意了,因為越來越多業者已經注意到UX(user experience),而在UI(user interface)上去作優化。

密密麻麻的點擊分析,是淘寶網作的使用者分析時重要的研究,使用者的eyeball會集中在哪?當他要開始在這個網站上尋求一個目的時,他會怎麼點擊使用?2011年5月我去參加在東吳大學舉行的參加 2011 使用者經驗研究與設計研討會時,當日淘寶網的講者特別提出,在淘寶網:「客戶第一,用戶體驗第一不能只成為口號,必須要有資源保障,用戶體驗往往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我們必須從繁雜的日常需求中畫出重要的資源來保障。」我特別在note中記下了這段話。
  作報紙或是作電視內容等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過去都是自家人覺得這樣編排或是鏡面美就出去見客了,甚至到了web時代,都是網站的pm及網頁設計說了就算,至於使用者也就是閱聽人,拍寫,你就學著自己去操作吧,淘寶網的用戶體驗研究團隊竟然高達200人,令我不禁感嘆,我們是該好好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了。

  UX的重要,已經被科技產品的業者所重視,其他產業似乎還處在:"蝦米是UX?"的階段,在八月二十日台大智活中心辦的UX夏日聚中,我身邊坐的幾乎全都是科技業的,對於怎麼要知道使用者的使用經驗,在產品研發階段就開始注重focus group的訪談及操作,5~10人的focus group訪談三周內就能得到一個報告,但是,台大智活中心也特別強調,作這個UX的初探是為了幫產品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還是要靠企業自家的研發團隊,這讓我想到聖嚴法師說的: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重視UX是"面對他",接受了使用者對產品的反映後,進而在UI上"處理他",才是multimedia除了內容以外,也必須好好思考的議題。
  台大智活中心其中針對tablet作了使用者經驗的初探,focus group找了已經有六個月以上smart phone使用經驗,卻沒有任何tablet使用經驗的大學生作測試,主要是研究大學生生活習慣中常用的軟體包括ppstv.comicshelf.BBS.safari.goodreader等,發現從cli指令介面到gui圖形介面再到nui直覺化介面,使用者無法以過去的經驗貫穿使用時就會造成困擾,包括難以了解圖示功能.操作缺乏引導等等,也就是說製作content和app產品的業者,並沒有顧慮到target過去使用相關的科技產品所累積的學習經驗,於是也許是業者嘔心瀝血之作,卻因為沒有注意到UX和UI而被慘批,有時候視覺創意美不美,夠不夠驚艷反倒是其次,類似下載時間過長.介面容不容易使用這樣實用性的問題才是第一要務。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稻田香

     不曉得,還有多少人對三合院的房子有印象?
     這個上百年的三合院房子是我的老家,爸爸媽媽每天都在這生活,因為山上還種了柿子和各種季節該有的蔬菜水果,像昨天我就吃了爸爸現採的竹筍作的竹筍沙拉,好鮮甜。雖然三歲我們家就搬到竹北去居住,不過,小時候每到暑假,我就會跟著爸媽姊姊帶著我的暑假作業回位於六家的老家,因為割稻的日子到了!
    炎夏中,三合院中鋪滿了稻子,曬穀最怕遇到螳螂,小學時我就會帶著斗笠,忙著抓螳螂,並且不時抬頭觀察雲,因為一場大的午後雷陣雨一來,如果不趕緊把快曬乾的稻穀用塑膠棚遮起來,就會來不及把穀曬好交去農會賣錢。
    高中左右,暑假曬稻穀的日子就漸漸沒了,以前忙著約會玩耍,心想沒曬穀最好,也沒去多想,長大後才知道,一開始是政府不斷的說缺水,要爸爸不要再耕作,後來高鐵來了,就把田地徵收去了。
    六家附近,我兒時記憶一直是個放眼望去全是綠油油稻田的鄉下地方,慢慢的蓋了越來越多的奢華農舍,仲介一天到晚打電話來問像爸爸這樣的六家農民:要不要賣田?歷代務農的農民,遇到政府徵收,收到錢曾經都很興奮過,因為一時之間都從窮農人成為人人稱羨的"田僑仔"。
    前年"璞玉計畫"又來了!在爸爸還沒聽過任何政府說明會之前,政府就寄了徵收的意見書,爸爸很認真的看著那張意見書想了非常久,國中學歷的他,繼承著三代的祖產田地,一輩子只會種田,這次他決定拒絕政府!爸爸一邊問我:政府徵收這麼多年田地要幹嘛?!一邊罵:徵收後,幾年過去了,甚麼竹北生醫園區台大分部,全沒一個影子,好好的田地全成了荒煙漫草,真是浪費。
    七十幾歲的爸爸,716和717沒有北上參加凱道的農民抗議,週六晚間我跟爸媽坐在飯桌前吃著媽媽親手種的地瓜葉,看電視新聞時,爸只說了ㄧ句:我有捐錢給抗議活動。我愣了一下,像爸爸這樣純樸的鄉下農民,這十幾年來,看著一塊塊的田地被徵收,只會種田的他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每天看新聞中的主角,只是這一次他終於要表現出他的意見了!
    馬總統聽到的農民心聲到底是哪一種?誠如聯合報黑白集中說的:一邊是希望變農地為建地,以提高農地收入;一邊是希望維持農業的永續經營,反對建商炒地。身為一個農家女,我看過親友們二種都有,只是看著熟悉的農田全都蓋上高樓大廈的同時,我常常想要看到一塊綠地都難,我忍不住想問:縱然不管現在農委會民國93年統計的84萬農業人口,這些農民的意願如何;也不管當英國日本都開始想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農業,不想再倚靠遙遠的其他國家耕種,要自給自足的耕種養活自己,只為了要吃得安心健康;難道台灣以後的小孩對於稻田香,就只能看課本形容嗎?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人文vs科技--京都二三事

你有多久沒在傍晚的時候,坐在溪邊吹風納涼?

你有多久沒有在都市的一角,赤腳去親近過土地和河水?
端午過後的炎夏,去京都散步一個禮拜,欣賞了京都寺廟庭園之美,印象深刻的卻是身邊京都人的人文科技生活。
日本科技進步,在2006年4月就可以在手機上看電視,2009年手機電視用戶突破2億人,而且是免費收看高畫質電視節目,台灣至今還沒決定是不是要釋出手機電視的執照;2009年日本第一個彩色電子書由富士通發表上市,台灣是去年2010年在ipad全球風潮席捲下才比較明顯的感受到電子書的熱度;日本便利商店也可見手機付款的標誌;被戲稱為火星文的手機文化更是成為日本文化中不可輕忽的一環。
在京都散步中,不論是搭地鐵或是搭公車甚至走路時,都會看到日本上班族年輕人低頭猛使用手機,但是,不是"講"電話,而是"看"手機,看mail或是發簡訊亦或上網,其中更是嚴格規定地鐵中不能打手機,避免影響其他乘客,也看到一些人在JR上使用ipad2,雖然沒看到任何人在任何咖啡廳餐廳或地鐵中看報紙,但是,看書的人不少,讓我很感動。
感動的是,日本人對於不打擾別人尊重別人的態度;感動的是,日本人在追求科技的便利時,仍然不忘人文,對於書本的價值,以及始終保留著像是在鴨川上跳烏龜這類的"小確幸",其實也不過是小時候到家附近打赤腳在溪邊跑來跑去,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在樹下納涼聊天而已,可是,像這樣的"小確幸",就是不論科技多快速的發展,打從心底的幸福感,常常都是從小處才能感受到。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從音樂看傳統媒體過河卒子之路之路

       上個網誌寫到:我們回不去了!談到我們的生活全被手機綁架.
       最近幾天有感而發,決定要寫下:我們不是分手,而是要攜手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去.
       先說一下音樂界好了!
       誰殺了音樂?!
       網路興起以來,唱片界不斷的呼籲不要下載不合法的音樂,要消費者救救音樂,否則有一天會沒有新的音樂創作,十幾年的摸索下來,的確不少唱片公司消失了,我們感到遺憾,但是,網路也給了過去難以出頭的新人新的希望,耳熟能詳的應該就屬小胖.

        仔細想想,為甚麼絕大多數的人過去不想要花錢買CD?很多人一定都會回答,因為一張十首的CD,常常好聽的只有一二首,有到四首就要偷笑了,花個三四百元,只想聽一二首歌,貴得嚇人,可是,唱片公司和藝人摸著石頭過河,在internet和mobile.social media的時代中,找到了新的出口,看看Lady Gaga和Amazon合作最新的專輯Born This Way,只賣0.99美金塞爆了Amazon的網路流量.
        Radiohead二月份推出的專輯The King of Limbs MP3下載要價9美金,而且MV也選在Youtube首播而非電視台.
     
        看著唱片界一路以來的經驗,當消費者願意拿錢付費上網下載音樂時,過去誰殺了音樂?答案是:唱片界自己,使用者永遠只會想要以最便利最便宜的方式拿到他想要的內容(音樂).也就是業者給的是不是消費者想要的,不論是價格.內容或是方式
        現在看還在霧裡摸索中的傳統媒體.
        最近網路界和出版界的前輩詹宏志,最近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也談到了對未來媒體的看法,原文如下:
壹:這幾年網路已嚴重衝擊平面、電視、電影、音樂等媒體,美國許多報社陸續倒閉,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媒體如何生存?
詹: 網路對過去傳統唱片工業打得很慘,可是對過去沒機會出唱片的人產生很多的機會,所以對音樂工業未來產生的影響是好是壞現在還不知道,現在一切都處於解構的狀態,因為新型態的業務還沒完全被理解。
我常跟做出版的朋友說,書變成電子書是一個很不重要的行為,因為這件事影響很小,只是印刷形式改變而已。以使用端來想,我這樣年紀的人,年輕時取得知識的 來源,百分之九十九來自紙張,這一代小孩的知識來源可能有四成來自網路。在網路上,有人提供內容有人讀,網路不是出版是什麼?只是沒人用「出版」描述它而 已,所以出版業最主要的不是把書變成電子書,而是在讀書人讀書的地方做出版,你如果不在那裡,你就跟這事不相干.
          不過,專業媒體只接受世界變成網路.手機的app或web都只是出版的型式的一種,那還不夠,還要在介面上注重UE(user exprience)去設計出好的UI.
          只有好的UI也還不夠!現在人人是媒體,火災.明星在哪,網友的消息都比專業媒體快,以至於現在的新聞常常是引用某BLOG,或是翻拍Youtube,專業媒體如果不能在消息上比快,也擔心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會有錯誤或有版權紛爭的話,那麼消息底下的分析報導,或是追蹤式的深度報導,就是所謂的專業了!
          2011Pulitzer Prize得主就是網路新聞媒體ProPublica,NY Times以及WSJ並駕齊驅,得獎作品”Wall Street Money Machine”系列報導是個純網路報導,不過,ProPublica是個非營利的網路新聞組織,是由Golden West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前執行長Sandler兄弟的基金會創辦的,每年提供1000萬美金維持營運, ProPublica並且從長期推動美國新聞產業發展的奈特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獲得了101萬美金的贊助,(參考林金玉的研究)ProPublica起碼給了專業媒體轉型ㄧ道曙光.
        而NY Times也開始為努力的維持專業媒體的運行,以自己良好的信譽,以EC的方式去養活自己,開了購物網站TimesLimited,但是,怎麼從內容中付費賺到錢,築起一到付費牆顯然不是最好的方法.
       可以知道的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是分手,而應該是攜手走到另外一個世界去.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我們回不去了

        再也回不去了!
        你是不是也發現在餐廳.在捷運裡,就算是一家人.情侶.夫妻比麟而坐,二個人都各自沉浸在自己小小的3.5吋的世界中,也許偶爾會有一兩句對談,但是,談話的內容是:XXX在FB說如何如何?或是我已經晉級了(玩game),於是,夫妻.情侶為了智慧型手機吵架的例子越來越多,"你是娶我,不是娶iphone"網誌不斷被轉發,是的,世界已經改變,而且已經回不去了!
        四年前,我在面試新人時,一定會問的問題是:你今天有沒有看新聞?甚麼新聞你印象最深刻?為甚麼?大學新鮮人面對我不苟言笑的提問,怯生生的回答:有!今天出門前看Yahoo上面寫....,剛開始我會有點火大,心想搞甚麼鬼ㄚ,來面試也不看看你要來面試的這家媒體的新聞,或是翻翻報紙看看今天的重點新聞是甚麼,但是,每年十個當中有九個半都這樣回答時,我就知道網路世代對於哪家媒體報導的新聞,他從不關心,反正他能夠知道他覺得有趣想看的新聞就好,世界已經改變,而且已經回不去了!
        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和ipad,我連在PC上看新聞的時間都變少很多,一是我不想浪費我通勤的時間,因此,會在手機上打開FB看看我朋友或是我喜愛的粉絲團"酷新聞"分享的新聞或資訊,至於看到的到底是哪家媒體提供的新聞或資訊,坦白說,因為我是同業所以還是只會瞄一眼,我強調只會看一眼;到了辦公室,我會先開ipad看hitpad,他會蒐羅全世界最多人關心的新聞,至於新聞誰提供的,他會先按照你的國家和語言判別,把鄰近你的語言的那個類別新聞推播給我,而且他會把news.tweets.video.web.photo關於這個新聞的全給我,讓我看到不同的觀點,因此,我知道今天現在這個時刻,全世界最關心是playstation network個資外洩後續發展,而hitpad推給我的news第一個是香港商報提供的新聞,我孤陋寡聞第一次知道有個媒體叫作"香港商報",誰提供的內容,Who care?世界已經改變,我們回不去了!
        "I live in the future&here's how it works"書中,作者是令人稱羨的 NY Times記者Nick Bilton,他問他同事三歲的女兒:報紙是甚麼?小女孩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爸爸的手機裡面有.這就是行動原民(mobile natives)的回答,對八年級生及其以降,不是世界已經改變,而是世界本該如此!
       回不去了!不是甚麼產業甚麼商品都要想辦法弄個app上智慧手機或ipad,而是有沒有去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如果有一天我和我們所處的產業.公司都已經到了"放下他"的境界,那就代表已經處在世界本該如此,現在有的焦慮或是假性急迫感都消除而處之泰然了.
       如果還在抗拒他或是不知道怎麼去面對這個改變的世界,先去開始嘗試接觸他吧!他不會咬人!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我是媒體人--媒體"人性化"二三事


     媒體是一場競逐賽,今天贏了明天不見得會能連莊。

競賽中,莫忘新聞本質-不能造假扭曲真相。

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媒體興盛的當下,傳統媒體是不是也要看看這些後起之秀是不是也有些值得參考的做法。


傳統的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報紙新聞或是電視新聞,常常都會看到或是聽到"外電報導指出",也許有些會標明是引述自美聯社路透社等,不過,當我看到為什麼又是英國研究,我有很大的共鳴。

從Youtube及Facebook等熱門網站興起後,新聞媒體參考裡面的內容當然是時勢所趨,但是,改寫甚至近乎重製,沒有尊重原創,更遑論有沒有去試圖採訪到原創者,現在有很多像是數位時代.Insdie等科技網站以及Mr.6等著名部落客,都會在文章中附上連結,或是在文末標明引述的來源網站連結,就是讓網友可以追蹤真正的文章來源,去審視原文,這也是一種現代媒體負責任的做法,起碼可以大方的展現出我是有引述來源的,並且也是對原創者的尊重;如果真的是行銷宣傳的稿子,也能讓網友清楚的知道,可以有更多的判斷。

  多媒體時代來臨,新聞媒體不再是過去高高在上的角色,閱聽人某部分更期盼新聞或媒體表現出更多"人性",因此,當我聽說我的前公司nownews要求每篇新聞都要內嵌該記者的Facebook時,我忍不住在內心驚嘆!記者難做了!因為記者再也不能隱身在背後,而必須站在最前線被所有人檢視,任何網友的反應都會直接反應給記者,(當然記者也能申請多個FB帳號),下筆就必須更謹慎更負責任,到底這樣的做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很好奇也會再追蹤,不過,新聞的單向傳播已經被打破,記者的"人性"將透過跟網友的互動被顯現。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是媒體人--看電視收視率二三事

  寫了第一篇BLOG之後,當然會引來好的或是批評的迴響,自當承受,這就是不論是傳統的媒體或是現在廣義包含了網路的傳媒特性.
        這段日子以來,也看到同業們的發聲,我的電視新聞同業楚茵批評很容易,但大家真的懂自己在批評的是什麼嗎,以及另外一位我不認識的甜寶甜寫的我們到底哪裡可恥?,我和她們都對電視新聞,也跟其他媒體記者一樣充滿了熱血,就算在電視收視率的緊箍咒中,還是有許多人努力的想呈現出專業的新聞.
(非近期收視率數字)
        在過去在電視台工作的生涯中,我曾經好長一段日子,每天早上 八點多要打開mail box看收視率報告時,都會很緊張,因為就算是小數點後的數字差一點,仍然會關切著等等開會時,上自長官下到記者每個人的心情,我也曾跟主編把各台該節晚間新聞的每則每分鐘收視率調出來仔仔細細的討論,從廣告破口到今天該繼續追甚麼新聞,那幾個數字都深切的影響著.我也坦承我曾經是要記者拿著針孔攝影去偷拍的腦殘主管之一,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自問我到底在幹嘛,偷拍的新聞到底跟人民的權益有甚麼關係?這樣的收視率有意義嗎?抄蘋果日報.壹週刊的新聞意義何在?因為新聞畫面慢一點或是漏了一個新聞我就暴怒,沒有待過電視台的人,無法想像那種每個人都焦躁.易怒的環境,生產出的新聞也就可想而知.進而給台灣社會什麼樣的淺移默化,我自己回頭看都覺得可怕.
         很多新聞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但是,抉擇常常不是:這則新聞要帶給觀眾或台灣甚麼意義,而是這則新聞有沒有收視率.這些澆熄了多少新聞人的熱情和意志?!一定很多人想大聲的斥責我:那你為什麼不反抗?=>請問如果是你,你要怎麼反抗?四五百人的生計,仰賴著那收視率的數字ㄚ,長官和老闆可以跟你說:你不爽作,你可以走!
         台灣電視台的亂象,需要每個人的力量,所以,越來越多人不看有線電視,尤其今天看到MMDAYs的台灣人愛看聳動新聞?日本震災一週網路熱門文章似乎不是這樣說, 我有一些欣慰,更希望Smart TV能漸成風潮,讓台灣民眾對於"電視新聞"能有更多的選擇,網路影音新聞或是非電視頻道新聞,也能進入家庭中,以行動去迫使現在因為收視率扭曲的環境有所變化,讓現在還在電視圈中依舊努力去維持自己專業和熱血的同業獲得該有的掌聲和尊敬.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我是媒體人--看電視記者二三事

        每次舉凡颱風地震災難新聞一發生,網路.論壇.PTT對新聞記者的罵聲不斷,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寫下自己的想法,(一是自己曾經是被罵的那些媒體成員之一,寫什麼好像是在辯解;二是自認駑鈍),一直到二件事情觸發了我,讓一向覺得是nobody,也沒甚麼好寫的我,決定申請一個BLOG寫寫一些叨叨絮絮的想法.
        觸發我的第一件事情,是一位我很尊敬的新聞界前輩也是我的前主管Or,在他FB經營的非常成功的<酷新聞>中寫下了這篇文章你今天有沒有罵得很爽,我不知道他在寫這篇文章時,腦海中浮現的媒體主管之一是不是有我,但是,我不自覺的問我自己:我在媒體超過14年來,對於曾經是我帶過還在檯面上的這些記者甚至是主管,我給了他們什麼?
       觸發我開始動手寫BLOG的第二件事情,是我在貿易業的一位好友ALICE,她數次都是以"媒體人"來介紹我給她的朋友,我總是覺得很彆扭(彆扭什麼?也許容我以後再有另一篇絮語來談),我不禁想問:"媒體人"這三個字對於"非媒體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印象?

       
        當一個電視記者(不見得是"好電視記者")到底需要什麼?一般的刻板印象都是:長得不難看.口齒清晰;但是,我一直認為當個"記者"基本條件:
        一好奇心:不對人事物感到好奇,就不會想要問問題,也就找不出新聞的角度,更遑論深度
        二同理心:沒有同理心,就不能為民發聲
        三觀察力:沒有觀察力就不能發現一些人事物細微的變化或肢體動作,我常跟以前帶過的記者說,其實走在路上也會找到新聞,就看你有沒有觀察力
        四厚臉皮:要"不恥下問",初出社會,常識知識可能都不足,自己都不懂了,哪還能寫出新聞讓看的觀眾懂?不懂就是要問,否則寫錯了,那才是丟臉
        五愛影像:用影像說故事,跟用文字差異是很大的,當影音或電視記者,要用影像來編排而非寫出文字後用影像堆砌起來
        以上這些條件,我承認,很多電視記者都沒有,因為當初他們想當電視記者時,很多其實只是想要當主播
        不過,就算以上的條件都有了,剩下來的就是磨練,沒有人天生"會問問題",網友罵記者問笨問題,很多是少了上述的同理心,但是,其實要能在SNG直播中,馬上用簡短的問題(台灣媒體造成觀眾沒耐性)問一個民眾等非專業的受訪者(非政客.明星等),是困難的,(否則自己也可以嘗試當個SNG記者試試看),需要訓練,因此,以前在我早些年在東森新聞台時,我還會幫記者上SNG課,就是怕記者沒訓練就問出"笨問題"
        最後為什麼電視台很少幫記者作培訓,以及新聞台飽受批評的亂象,都來自於一個癥結:廣告主都看的收視率,這個部分,請待續,以免BLOG太長.